2013年11月23日星期六

符永刚的《道德经》3 的“第41章“-墨与浓郁色彩的混融一体的书艺


 符永刚的《道德经》3 的“第41章“-墨与浓郁色彩的混融一体的书艺



这一张作品,我选《道德经》的《德经》的第41篇作为创作内容。《道德经》第38章起至第82章归类为《德经》。因此第41篇是老子的德经内的内容。这一篇是立德的途径论说。

我特以第二篇作为个人修身立德的文章作为创作内容。我以三种系列的颜色代表文章中的三种懂得“道”的人。画纸中央特以大篇幅留白,则显示老子“虚”与“无为”的思想。

并将关键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和第45章内一句“大巧若拙”,我用狂草疾书直写在纸中央,并在这12个字外框渲染一层浅灰色,以增加视觉效果。

为了将三篇内容区分清楚,第41章的写法特以直写法直跨整个画面,令人有气势磅礴,一发不可收势的感觉。三篇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选材方面,都有重复字使用。

这一篇的重复字是“大”字。这一篇“大”字重用三次。但这“大”字却没有很明显的大小分别。因每一个“大”字暗喻的论点相比是一样重要。它表示“最高妙的声乐为常人难于领略;真正的大气势、大格局、大境界没有固定的规范。真正的“道”飘忽隐约、唯恍唯惚、不可名状、却也只有“道”,有良好的开端和完美的结局。特加第45章的“大巧若拙”,是让大家明白最灵巧的技术或事物,好似笨拙质朴的,并强调真正灵巧的优美物品,是不作修饰的,说出高度成熟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特性价值。同时也说明一个拥有完美人格的人,就是一个真正懂得谦虚和拥有道德观念好的人,都不会花言巧语,不在外形上表露,而是含藏内收的。

画面右下方和左边特用竹简式表现,可增加古典的美。将第41章内的全文,以隶书体书写。隶书书体特色是字形扁平、适合书写在竹简上。并将全文分隔在两旁。配上蓝底红色竹简,与第一章的配色稍有出入。这也是要观赏者很明显的知道这一篇的内容是强调“立德”。

当现今人注意竹简上书写的文字时,会发现内容是阐述修道的三种人的态度。第一种“上士”求道是“知而行之”,第二种“中士”求道是“知而疑之”,第三种“下士”求道是“知而讪之”。因此,不同的人闻道之后,继而求道,都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明白道理后,就付诸行动,有的人听后,似懂非懂,只好继续琢磨,有的人却“一笑置之”,也许他们完全不明白“道”的真正意思。从这件事,真可提醒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很多方面的诠释和解说,我们求学问或做事时,必须要有清晰的头脑去分析对或错,才去下定论,才去做,不可武断,这才能逐步完成。

下一篇特选做学问的态度与社会体的形成,去激励现今的年轻人,让他们有正确的求知识和发觉自己的智慧,去解决自身的难题和处事态度。同时,这一篇的两片方形竹简的排放方式,跟更下一篇的几何正、长方形图形,正好有联系的感觉,让观赏者警惕自己,要先有正确的道德态度,接着有正确的求知识途径,增长自己的智慧,才能去成为一个好的管理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才能和谐共荣。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或图片,请写文章或图片出处(、符永刚缤纷艺术人生或http://fooyongkong.blogspot.com/)感恩!



***明天待续最后的《道德经》第48章和第49章,请各位多赐指点,感恩!***

(注:阅读我最后一章道德经创作作品“第48章”和“第49章”)

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

符永刚的《道德经》2 “第一章”-墨与浓郁色彩的混融一体的书艺

《道德经》2-(第一章)-墨与浓郁色彩的混融一体的书艺




我特选这三篇作为我联系创作作品。第一章在《道德经》里归类为道经。
这三幅作品选材是论说道含义、立德的途径、做学问的态度与社会体的形成。


第一篇第一章内容与创作技巧

我将第一章的关键语写法以横排式表现。书写在画纸中间。

这一篇我利用篆体书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纸的横排正中,让观赏者一目了然的看清楚道德经的“道”玄妙之处。大字书写在深红色、浅灰色和些许蓝色中,很醒目的屹立着。令人会反思思考“道”的产生和延续。篆书结体均匀,笔画线条刚直曲线圆润。很能诠释“道”的精神。

老子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12个字是通篇的关键词。意思是圣人所走过的道路,所求的名,非常人走过的道路,所求过的名。人生所追求的道路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人生的道路,却有不同的追求。遵循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追求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这是现今社会很多人追求的写照。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作品的主调以红、橙、蓝颜色参杂。右上角呈白,暗喻人出世犹如一张纯白的纸,在成长过程中,将受周遭环境与人的影响,道德观也开始转变了。纸张上的色调突然加入蓝、土黄和最后演变成鲜艳的红色。字体的墨色有所变化,我以不规则的排法,将这12个字排列在字的中央,作为主题。

我将第一句的3个“道”字,以不同的大小书写。第一的“道特大,强调圣人所走的道路应该被重视,第二个“道”字是动词,是行走之意。我故意写得不规则较小,暗喻人生所走的路是崎岖,是有很多波折。最后的“道”字较适中,也是比喻常人走过的路与圣人不同。我特以字的大小来区分不同人生有不同的走法和追求,也是本篇作品构图所需。

第一个“名”,特写较小。希望世人别看中名利,追求自由、知足,崇尚自然的生活。第二个“名”字,上部写得歪斜,暗喻过分追求外在的物欲是不实际的行为,也许有一天,所追求的物质生活,将如高楼般倒塌,一切如昙花一现,消失的无影无踪。最后的”名“字的墨色被红色沁透,暗喻当世人太注重追求名和利,心中将会被欲念、权势而吞噬,渐渐迷失自己善良的本性,失去了道德,人性变得丑恶。

我还特意在左边的墨色内,用紊乱的笔触,加入不规则的线条,暗喻人生充满引诱和陷阱,世人每走一步,都要认清方向,别“一失足成千古恨,回头已是百年身”。

纸的左边,我刻意用红色涂满,并将整首第一章的道德经写满,让老子的“实”感表现出来,并特意在左边上方留个空白,突显“无我”静态,若隐若现营造老子虚无的思想,将观赏者带入“忘我”和“联想”空间,让词意更能深深烙印在每个观赏者的脑海里。

老子的“虚”是思想重点。任何“虚”的物品如“杯”中的空间可以盛满溶液、“居所”的空间可以装满家具和人及车轮中间轴的空心可以卸入车轮,可乘载货品和乘客。因而,我特在画纸多处留“白”,塑造老子“虚”的意念。希望年轻一辈能虚怀若谷,有容人之量,虚心学习,在这职场上和人生道路上,才不会处处碰壁,万事都能迎刃而解,我并在画面染上较为红艳的颜色,让新一代青年眼前一亮,吸引更多新一代去爱中华文化,多领会中华文化其中的奥妙和精髓,并能融会贯通,身体力行,勇于面对任何挑战和挫折,人生不是更美好吗?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或图片,请写文章或图片出处(、符永刚缤纷艺术人生或http://fooyongkong.blogspot.com/)感恩!




请注意,明天待续《道德经》创作作品“第41章”


(注:阅读下一章《道德经》创作作品“第41章”)

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

符永刚的《道德经》1 前言---墨与浓郁色彩的混融一体的书艺

《道德经》1前言-墨与浓郁色彩的混融一体的书艺


《道德经》是老子的一本伟大的著作,是一部5000个字的“哲理诗、更是一部经典大书。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极无为的厌世的或出世的,这是误解所致。时至今日,已开始对他的论点评价完全改观,认为他的想法并不是消极的,是永恒的,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有人生论伸展到政治社会,为现今可行的教育哲理和道德观的标准。

老子的《道德经》内的“道”诠释为道生长宇宙万物,但“道”没有要主宰宇宙的用意。宇宙本身没有主宰者,一切一切都是自然界孕育而成。所以我们要学老子的思想,无为和无不为。无为是做任何事都不可违反自然规律。无不为是做任何事都不要主宰自然界的定律。人类要多反省,多做一些不违背自然常理规律的事,正面地为社会人群做出贡献。

现今很多人都用不同角度去剖测这本书内容。我特选这本经典内的三篇章本作为我创作内容,希望通过另一类的题材现代书法,作为艺术界另一种渠道,将这部经典展现于世人观赏。这一系列联作,或会令人观感眼前一亮。这三幅作品获得2008年四月荣获韩国首尔国际书艺展,主题是《临界线上》之金奖作品。

我的《道德经》创作是一系列三幅作品。它们来自《道德经》第一章、第四十一章特加第四十五章的一句关键语、最后一幅是第48章(关键语)加特用小字书写的49章。作品尺码是120cm x 120xm。构图是利用方形宣纸书写的书法作品。这种书法作品归类我的第三种书法。

作品选色的用意和作品创作技巧

我较喜欢选择以正方形的宣纸书写这三篇作品,是希望像道德经那样的经典,人格的培养应以正正方方为基础。人一生必须正规正矩的处事立世,不能走歪路,做个堂堂正正有节操的有用之人。

三幅作品的颜色主调红色、土黄、墨色、和浅蓝色。

第一幅作品的颜色主调以红为主。接着第二幅褐色,连接第三幅是浅蓝。利用如此间隔,观赏者更易辨别三幅所书写的关键语和内容,更能加深他们对道德经的了解和投入。利用细小的深黄色的细纹贯穿画面,将是我用来联系三幅道德经的作品的链接,这是我一系列道德经作品的连接线、是携带观赏者开启每一篇道德经的钥匙。


这三幅联作是以篆、隶、行书写这些文章。篆书的形体方、圆具备;隶书稳重古雅;行书潇潇流畅、易於抒发感情。我通过这种适合现代书法创作的书体,在构图上和造型上,字体可以任意变形,觉得更能突出书法线条的美感,也让我任意抒发心中对这一部伟大著作的个人观感。

为了将三篇内容区分清楚,我将第一章以像似横排的方式书写,以篆书书写关键词。第41章的写法特以直写法横跨整个画面,令人有气势磅礴之感,并以狂草书写关键语,呈现波澜起伏的视觉效果。第三幅是第48章的关键语,是用隶书书写,并以不规则的三行排法,让人了解到一个国家或团体的管理法,有不同的形式和规则。

通过不同的书体,很清楚的交代整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让观赏者更加融会贯通去对道德经做深一层的研究和探讨。


***请注意:《道德经》是我的墨与浓郁色彩的混融一体的书艺,共三幅作品。我将连续三天上载我的作品,请各位多赐指点,感恩!”****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或图片,请写文章或图片出处(、符永刚缤纷艺术人生或http://fooyongkong.blogspot.com/)感恩!




(注:阅读下一章《道德经》创作作品“第一章”)


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符永刚博士在培风中学大礼堂门口挥毫“百年不孤”情景记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6Vmf3uk7fs&feature=youtu.be

何启良博士曾写道:

沈慕羽先生已经逝世四年,何以仍旧让人怀念不已?他有生之年曾题“族英”自况,又书“服务一生、战斗一世”,雕刻立碑于墓前,是为简略之自题墓志铭。富贵山庄石质墓碑整齐排列,猶如石砌花園,沈氏夫妻墓并不苍凉。他自设墓园景象,碑石述说平生,并无寂灭为乐之境,也许他是害怕寂寞的。但是可以安慰沈先生的是,红尘漫漫,岁月萧萧,如今仍有一波接一波的智者仁者勇者不断跟在他的后面前进;他硕大的背影在领航,吾为国民势不可挡,华文教育志不可摧,中华文化之根深不可拔,而他百年英魂并不孤单

这次在沈老100岁冥诞纪念活动晚宴序幕前和沈慕羽书法文物馆开幕,特以“百年不孤”为主题。特安排我在培风礼堂举办筹募基金活动千人晚宴序幕,利用大笔,挥毫“百年不孤”,主要目的要特显沈老高洁的情操、和为华社的贡献与建树。

同时,沈老的一生“服务一生、战斗一世”的精神,虽过了一百年,但未来为华社争取任何权益和福利的团体,路上永不孤单,因这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我以大笔疾书在这八尺的宣纸,书写“百年不孤”。气势要求磅礴雄强有力,干湿均衡,我每一个字书写,都是一气呵成,从而表现华教与华社关系密切,彼此必须互相扶持、互相关怀。因唇亡齿寒。彼此息息相关。

当我写“百年不孤”四个大字,当作今晚晚宴的序幕,自知自己身负重担,绝不可放松自己。有缘能为沈老百年不孤纪念活动献一份力,也身同感受,今晚如此多的善者仁翁支持这个盛会,感受到在为华社华教路上是永不孤单的。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或图片,请写文章或图片出处(、符永刚缤纷艺术人生或http://fooyongkong.blogspot.com/)感恩!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符永刚博士在沈慕羽书法文物馆开幕的开幕词




沈慕羽书法文物馆筹委会主席符永刚博士致词

今天盛会的开幕嘉宾尊敬的富贵集团创办人拿督邝汉光、
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吴英毅先生、
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罗由中、
中国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翠蓉女士、
马来西亚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
教总主席王超群先生、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博士、
林连玉基金主席杜乾焕博士、
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一句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

拿督沈慕羽局绅在我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是华教的苦行僧、高擎文化火炬的火炬手、奋不顾身捍卫民族权益的先锋、铿锵雄辩的儒雅学者、儒家思想的得意传人,还有中华书法艺术「沈体」的开创者等等。这位活了将近97岁的世纪伟人,除了最初的十余年求学时期,终其一生都在颠沛愁苦抗暴与争取民族文化教育权益的斗争中,正如他的座右铭所指的“服务一生、战斗一世、”是也。他的一生事业,就是我国华人社会的缩影。举凡我国的政治民族文化教育的变迁,哲学思想,各民族间的互动、社会活动、生活方式等,都可以从沈老一生这面镜子里反映出来。

五年前(2008年),当我国华社为沈慕羽先生庆祝九五大寿的时候,他身边的好友建议借此筹一笔款项为沈老设立一所书法文物馆,当时也得到老人家的首肯,以资保藏、展示与沈老有关的历史文献、墨宝、书札、日记等,以免日久湮灭,无从借镜。此议一出,登时获得各方面热烈反应,于是成立一个由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孔教会、晋江会馆、沈氏家属、平民学校等团体为首的筹委会,进行筹备工作。并得甲州名发展商吴金城先生和他的绘测和设计师工作团队的义务协助;隨后又购得三宝山下的一座旧建筑物,翻修刷新后,改成今天这座古色古香、富有华族文化色彩的文物馆。虽然沈老已在2009年仙逝。筹委会同仁强忍悲痛、日夜不息辛劳下,文物馆首期建设工作终于宣布完成,并订在今天,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日正式开幕。

沈慕羽书法文物馆的创立,不单为保存与沈老有关的文物、彰显沈老个人丰采和他的一生事业。他的核心价值还是在于它的社会功能,诸如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突显华文教育的重要性与它所占的社会功能;各民族权利与义务的认知。更要强调是沈老和林连玉先生等人所领导的华教艰苦运动中,唤醒华人对本身民族文化教育的爱护。从展示的物件中领略到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文物馆作为一盏华社明灯,指引我们学习并作出理性的思考,进一步提升本身的认知,确立一己的思考方向。

这两三年来文物馆得到全国各界的热烈捐款支持,得以建设完工,开放参观。尤其得到富贵集团拿督邝汉光,李氏基金,潘斯里梁琬清,丹斯里林玉唐,丹斯里钟廷森,丹斯里李金友和陈凯希先生等的大笔捐款,我们感激万分。

由于人数众多,怒不能一一宣读各界慷慨解囊的义举。最近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在全国和新加坡,香港的书法家仝人,征集作品举办多项成功的义展活动,另我们深深地感动。以上这一切使我们理事会觉得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定会全力以赴。
今天文物馆已初具雏形,以后在软硬体方面还须全面跟进与改革,理事会同仁有不逮,希望各界贤达不吝赐教,多方面支持,使本馆在国民团结、平等发展、和平共存、和谐社会、繁荣国家等领域作出最大贡献。

沈慕羽先生在书法作品中常写的名句:『华教尚未平等』,的确如此!我觉得当今还有变本加厉,每况愈下的趋势!华社必须对诸如教育大蓝图内不利华教的政策,它离华社意愿,我们必须加倍小心。当今的教育政策不容说改就改,而且不透明,优秀生得不到应有的就读机会,大学录取制弊端重重。还有华校师资欠缺问题等等。。。这些事件每年一而再地发生,使我们觉得如芒在背,沈老如在世一定会大声疾呼『同道仍须努力!』,今天的主题『百年不孤』就是提醒我们;沈慕羽先生,您生后并不孤单,还有庞大的同胞队伍跟著您走过的道路,勇往直前,奋斗到底!

 我仅以以上几句话,和大家共勉!文物馆今后更需要各位的指教和积极参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或图片,请写文章或图片出处(、符永刚缤纷艺术人生或http://fooyongkong.blogspot.com/)感恩!



2013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符永刚的“云山”--第二类抽象画



云山

这是我2013年的压克力的油画,取名云山。尺寸124cm X136cm。这幅作品归类我第二种画。作品媒介是帆布和压克力。

我喜爱大自然中富有诗意的山景、云朵、流水、树木等如李颀的送魏万之京里》的“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的两句。诗里充满东方典雅涵义,令人有无限想象的空间。

我特别利用橘黄和土黄为整幅画的主调,塑造出每一个人心中的一片风景,希望世人在遭受任何压力或苦闷,甚至在繁忙的一天过后,可以在山水的避难所,暂时能喘一口气。

湛蓝清澈的湖水,慢慢地流,偶尔激起小浪花,犹如人生路途中发生的小插曲,这一股小清流,将心中烦忧与离愁,冲洗一空。湖边利用干笔营造湖边生长的树木,虽然整个画面似乎是石头丛生,但有了生命的树木,就让观赏者有了活力和希望,就会积极面对人生任何不如意的挑战,就会对这世界充满美丽的憧憬。

突然,在左方,我布局湍急的激流,冲着岸边的礁石,就如人生每一段路程,都有挑战和荆棘,必须不怕艰难,勇于面对,任何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前方的构图,我以厚重及强有力的笔触,加以橙褐色,塑造高耸的山,悬崖陡壁、显出山的伟大、用细腻的笔触,突显人类如此渺小,赞叹宇宙变换无常,世事难料,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笑对人生,生活就过得美满幸福。


橙褐色的部分,加上墨黑色,加深山崖的陡峻的感觉。并加上白色和些少蓝色,表现山虽无生命,但内有淙淙流水声,是生命的延续,薪火相传,永无止休。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或图片,请写文章或图片出处(、符永刚缤纷艺术人生或http://fooyongkong.blogspot.com/)感恩!




2013年10月14日星期一

符永刚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幅书法是2009年作品。我选用压克力颜料与墨的混溶的结合,画面呈现视觉与感觉的效果。作品的尺码124cm x136cm

岳飞是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有名的词。

我利用大草、狂草笔法的结合,大胆的抒发心中的感慨和岳飞精忠国爱国情怀。特选词中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作为主题。这七个字布满整张画纸中央,配上红色、橘黄和墨色,使画面产生词意中的悲壮、有激励爱国的情操和激情奔放的情感。红色,橘黄等浓郁色彩的混融加上漆黑的墨色,战场上残忍、鲜血及恐惧的感觉迎面扑来。

这幅作品的底以红色为主。红色代表正义、光明。观赏者对红色特别敏感,当满纸红色映入眼里,恐惧、心痛与悲戚之情油然而生。整个画面有如血海,都是战场上死难者的鲜血,主题大字“八千里路云和月”大胆地落笔,很明显展现眼帘,犹如战场上为国捐躯、壮烈牺牲的兵士的尸体,直立着在哭泣、控诉这残酷的战争。

我将整首满江红以草书手法,并以不规则形式排列在纸上。密密麻麻的黑字,在观者的脑海里,浮现战士们血战沙场,在枪林雨弹冲锋杀敌,勇敢作战地情景。满纸炮火连天,字里行间又散发出“令人有喘不过气的控诉”,想象中目睹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悲戚的画面,心中要大声呐喊,战争为何如此可怕残酷、暴力的执政者不要再为自己私利而涂炭生灵啊!

右上角呈现的橘黄色是我特意营造苦难日子很快就会离去,和平曙光和幸福生活将早日出现,我特意在画纸不同的地点留下浪漫的浅色或空白,让观赏者以不同的角度去持续幻想战争后所带来的破坏虽然惨重,人类还是能咬紧牙关、排除万难,苦难的日子总有结束的一天。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作品中主题,是词人和艺术家的共鸣。我想透过这苍伤又激昂的“长征”画面,透过我的毛笔,希望栩栩如生的浮现於纸上,让现代人对艺术这条艰苦的路有更深的了解,并给与现代人一个诗词视觉的诠译。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或图片,请写文章或图片出处(、符永刚缤纷艺术人生或http://fooyongkong.blogspot.com/)感恩!



2013年10月12日星期六

符永刚作品种类

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的根。我从小热爱中华书法,接触东西文化,并研究其艺术演变规律,使我的书法艺术观念更为开阔。我希望在这浩瀚的古典传统书艺中创出一条自己的路,故我在创作基本属于古典书法风格时,又追求有浓厚当代色彩的现代书法。我始终坚持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观念”。
我的作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那是书法和画:

()书法又分成以下种类:

1.新古典作品
 即以传统为基础,融入我的豪放、博大直率的真性子加以时代精神,并由此体现出强烈个人  风格艺术。

   2.现代少字书艺
  以汉字变化莫测的结体、线条、以纯墨色或结合我喜欢的色彩,由此构成当时的心境产生    的章法布局、创造新颖的构图等创作意念。
  
   3.墨与浓郁色彩的混融一体的书艺

  将墨与数种彩色进行混融的试验,布满宣纸而变化莫测的色调,巧妙地与极大的主题汉字   糅合,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乙)我的画可分成两种

1.材料以宣纸和压克力作为媒介,以水墨风格,传统与现代结合,以毛笔的柔韧线条加上色彩,创造出富有东西方韵味的新颖抽象作品。

2.材料以帆布和压克力或油作为媒介,以鲜艳色彩,特爱橘黄及鲜明色彩,以大胆、奔放地风格,创造出富有赤道风情的作品。

我特别钟情墨色混合色彩的结晶品。五彩缤纷的色彩带给世人喜悦和希望,墨色融入犹如人生路径中遇到各种冲击与挫折或愉悦。同时,色彩和墨色的碰撞,产生各种的变化,象征着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似乎就像味蕾产生的甜酸苦辣咸等滋味,是不是像我们在人生岁月路途的小插曲。每一幅作品就是每一首震撼人心的无言的诗,让我全心全意地用心灵,巧妙大胆地在创作的色彩和墨色变化,让观赏者及知音者能遨游视觉幻想空间得到更浩瀚广阔的共鸣。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或图片,请写文章或图片出处(、符永刚缤纷艺术人生或http://fooyongkong.blogspot.com/)感恩!





集沈老历史文献 彰显个人风采(NTV电视新闻报导沈慕羽书法文物馆开幕情景)

http://www.ntv7.com.my/mandarin7/local-ch/_1374333684.html


沈慕羽书法文物馆周六下午三点,在马六甲郑和路举行开幕仪式,除了受邀贵宾,现场也有不少民众前来围观。沈慕羽书法文物馆筹委会主席符永刚博士透露,沈慕羽从95岁大寿开始,就有意思要建一个文物馆。文物馆委员会从2008年开始,花了5年的时间为这一栋共有4层楼高的文物馆张罗准备,收集和沈老有关的历史文献、墨宝、日记等等。
沈慕羽书法文物馆筹委会主席符永刚:“1楼的文物多数是沈老有关从事,因为他一生从事教育,1楼我们在教育方面展开他的展览,他从事教育整40年的历史、做校长等等,他对社团华社语文的功劳,一层层上去,那么3楼我们摆沈老的书法文物,他的书法是非常别具一格的,他的书法在我们的馆里面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展览作用。”
符永刚说,沈老曾经表示非常喜欢文物馆的地点和建筑物。
符永刚:“那么沈老本身也知道这个文物馆的地址,他也亲自看过就在这个旅游区里面,三保山的对面,老人家非常高兴这个地点。”
记者:“公开给公众参观的沈慕羽书法文物馆虽然并不是免费入场的,不过公众可以以乐捐的方式入场参观,因为乐捐箱所筹获得款项,将会用作于文物馆的运作经费。”
马英九送牌匾  祝贺文物馆开幕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也特别邀请了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罗由中和台湾侨务委员长,为台湾总统马英九特别送来的一幅牌匾主持揭匾仪式,祝贺沈慕羽书法文物馆开幕。
- See more at: http://www.ntv7.com.my/mandarin7/local-ch/_1374333684.html#sthash.LLzhnfNe.dpuf


备注:如套用或摘录文章或图片,请写文章或图片出处(、符永刚缤纷艺术人生或http://fooyongkong.blogspot.com/)感恩!